1、按制造職業區別——元件與器材
元件與器材的分類是依照元器材制造過程中是否改動資料分子組成與結構來區別的,是職業區別的概念。在元器材制造職業,器材是由半導體企業制造,而元件則由電子零部件企業制造。
元件:加工中沒有改動分子成分和結構的產品。例如電阻、電容、電感器、電位器、變壓器、銜接器、開關、石英/陶瓷元件、繼電器等。
器材:加工中改動分子成分和結構的產品,主要是各種半導體產品。例如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各種光電器材、各種集成電路等,也包含電真空器材和液晶顯示器等。
2、按電路功用區別——分立與集成
分立器材:具有必定電壓電流聯系的獨立器材,包含根本的電抗元件、機電元件、半導體分立器材(二極管、雙極三極管、場效應管、晶閘管)等。
集成器材:通常稱為集成電路,指一個完好的功用電路或體系選用集成制造技能制造在一個封裝內,組成具有特定電路功用和技能參數指標的器材。
分立器材與集成器材的本質區別是,分立器材只具有簡略的電壓電流轉換或操控功用,不具備電路的體系功用;而集成器材則能夠組成徹底獨立的電路或體系功用。實際上,具有體系功用的集成電路現已不是簡略的“器材”和“電路”,而是一個完好的產品,例如數字電視體系,現已將全部電路集成在一個芯片內,習慣上仍然稱其為集成電路。
3、按作業機制區別——無源與有源
無源元件與有源元件,也稱為無源器材與有源器材,是依據元器材作業機制來區別的,一般用于電路原理討論。
無源元件:作業時只耗費元件輸入信號電能的元件,自身不需要電源就能夠進行信號處理和傳輸。無源元件包含電阻、電位器、電容、電感、二極管等。
有源元件:正常作業的根本條件是必須向元件提供相應的電源,如果沒有電源,器材將無法作業。有源元件包含三極管、場效應管、集成電路等,是以半導體為根本資料構成的元器材,也包含電真空元件。
4、按拼裝方法區別——插裝與貼裝
在外表拼裝機術出現前,一切元器材都是以插裝方法拼裝在電路板上。在外表拼裝技能使用越來越廣泛的現代,大部分元器材都有插裝與貼裝兩種封裝,一部分新型元器材現已篩選了插裝式封裝。
插裝:拼裝到印制板上時需要在印制板上打通孔,引腳在電路板另一面實現焊接銜接的元器材,通常有較長的引腳和體積。
貼裝:拼裝到印制板上時無需在印制板上打通孔,引線直接貼裝在印制板銅箔上的元器材,通常是短引腳或無引腳片式結構。